道。
“哦,知道了妈妈,写完这段就不写了。”
苏景祯自己也觉得是有点晃,这里是郁水的入海口,江面宽阔,风急浪大。
“在写什么呢能告诉妈妈么”蒋秀霞对软皮抄里面的内容好奇的很,于是便问自家儿子。
苏景祯把这几天记在心里的内容抄录写上,合上软皮抄对蒋秀霞说道:“没什么,就是这两年股市的一些想法。”
蒋秀霞心里一动,小声的问儿子道:“景祯你对今年的股市有想法”
苏景祯抬头看了看周围,渡江的渡轮上人还挺多的,于是便摇了摇头对自家母上大人说道:“没,前几天有同学讨论起股市,他们说要到底了,家里的人想进去抄底,我跟他们争辩说还没到底,然后差点吵起来了,这几天找了点资料,等明天开学了,再去跟他们吵一架去。”
蒋秀霞可不信苏景祯的话,能写在软皮抄上的东西可不是说着玩的,不过坐在旁边的一个人却信了,铜关镇外来人口非常的多,但它对面的南沙却很少,所以在去南沙的渡轮上,都是些附近乡镇的村民,正好旁边这位就是认识蒋秀霞的。
“秀霞,这个是你儿子吧我记得是叫苏景祯对吧上次见他还是读小学的时候呢,现在长这么高了”在苏景祯旁边的一位身穿粉红衬衣的矮胖中年妇女半探出身体,转头问着蒋秀霞。
“对,上次你见的时候他都还没发育呢。”
蒋秀霞笑了笑,又对自家儿子说道:“这是你惠丽阿姨,住在天后宫那边的,你还记得不”
苏景祯心里转了好几转,真心想不起跟这个惠丽阿姨见过面,不过嘴里可不能这么说,点着头的说道:“有点印象,有点印象”
“现在都读高中了吧成绩怎么样有把握不”
苏景祯心里听了就是一叹,这年龄层次的人碰一起了,首先问的就是学习行不行,他都经历过无数回了,最关键的是,他的成绩还真的不咋的,害得苏况与蒋秀霞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与人谈起这个话题无趣的很。
为了避免自家母上大人丢脸,苏景祯主动的回话说道:“成绩很一般,大概就是读大专的命了。”
“大专也不错了啊,读个电算化什么的,两年就能回家帮秀霞的忙了。”
中年妇女说话得体得很,一点都没有小瞧苏景祯的语气。
蒋秀霞也经历惯了这种场面,拍了拍自家儿子的肩膀,对着中年妇女说道:“他比较笨,不是读书的料,成绩也就那样了。”
这位惠丽阿姨却摇着头说道:“读书不好可并不一定就是笨,你看现在能混出头的、能赚钱的有几个是我们那会成绩好的而且我刚才听景祯说股市的事,就觉得说得挺对的。”
蒋秀霞笑了,指着自家儿子埋汰说道:“你听他瞎说,就是同学互相讨论不认输,你可别信他说的。”
“真的说得对,就上个星期,我打工的那个厂的老板,自信满满的说股市到底了,要去抄底,听说去窗口那边办了手续,投进去了十几万呢,结果这个星期脸都是黑得,大家见了他都得躲着,不然随便找个借口就大骂一顿,一看就知道是在股市里亏了钱。”
蒋秀霞听了摇着头叹了一声说道:“这可不比前两年了,前两年只要能买到股票躺着都能赚钱,现在谁还敢进去啊,谁买谁死。”
两个妇女的讨论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共鸣了,铜关镇距离窗口很近,大家都清楚的记得在90年前后,国内股市的疯狂。
特别是在92年,窗口股市发行新股,在年初的几次发行当中抽中了认购书的人都发财了,大家口口相传,到了8月又有一次新股认购,结果有超过百万的人齐聚到了窗口排队购买认购书抽签表,可想而知当时疯狂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次百万人排队出现了意外,股指下探,从8月10日的310点跌到8月14日的285点,跌幅为81。同时元气大伤,股指从此一直跌到11月23日的164点才止跌反弹。
在大家都觉得国内股市就是个大坑,只有最初进去的人才能赚钱的说法还没过去的时候,在11月,国内股市来打脸了。
位于长三角的沪市,11月的上证指数从386点的低位开始攀升,短短的三个月,上证指数就涨到了1558,涨了整整303
正因为这次大涨,国内开始逐渐迈入全民炒股的时代,当大家都认为股市的钱好赚的时候,股市给了这些人当头一棒,上证指数从高位掉头向下,熊市来了,两市指数都是跌跌跌,一直跌到现在。
第七章自筹学费
拜山,是两广地区的专有名词,清明时节扫墓上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中唐时期逐渐形成习俗。
苏景祯一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他爷爷是南下的老兵,打完海南岛之后就服从国家的分配复员在了南沙,反倒是蒋秀霞是根正苗红的本地人,蒋姓在铜关镇是大姓,出名的人物有蒋光鼐、蒋应畴等等。
所以苏家的扫墓比一般的本地居民要简单得多,苏老爷爷在战争时期吃苦太多,在苏况十岁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苏老奶奶一个妇道人家把苏况拉扯大,还没来得及享福,在一年冬天里面,也得了重病,没熬过去。
再往上翻就要到苏老爷爷在华北的老家才能追溯了,苏况从来没有去过,苏老奶奶当年跟他说过,但前几年的时候,出了镇就要开介绍信,更别说出省了,那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苏况这代人从读书就是被老师洗了脑的无神主义者,对于祖宗山坟什么的,也没太注重,能照顾好自家两位老人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从山上下来,苏况拍着儿子的肩膀,小声的询问道:“儿子,听你母亲说,你这回在小本子上写的是股市”
苏景祯能跟母亲说这事,早就做好了父亲会问,而且他往后几年的学费也要从股市里面赚出来,光是靠父母开厂办实业,那压力可是非常大的。
“嗯,研究一下,国内股市才开没多久呢,像现在这样的熊市,应该不是国家想要看到的,我估计会有一些政策措施出台,我试试能不能把措施出台的时间段猜出来。”
苏景祯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给父亲说了一下。
“这也能猜出来”苏况有点不相信,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家儿子。
“试试嘛,而且我也不准备投太多钱进去,最多也就是一些零花钱,亏了也不会伤到根本,再说能不能猜出这个时间还俩说呢。”
苏景祯把肩膀上的锄头换到另一边,小声的对父亲说着。
看着走在前面的母亲好像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苏景祯心里有点偷着乐,这段时间炒股亏损的人太多,也难怪父母对这件事都这么上心。
不过他们应该没想到的是,自家儿子的确是想在股市里面大闹一翻,准备把自己的第一桶金给赚出来,可这是说出来就太骇人听闻了,苏景祯可不敢说实话。
“你零花钱那是有多少这小打小闹的不成气候,到时候爸爸赞助你一点。”
听到是苏景祯想拿自己的零花钱去投资,苏况的担心也就放下了,一拍儿子的肩膀,就夸下海口。
走在前面的蒋秀霞听不下去了,转头对自己丈夫说道:“喂,景祯的零花钱有很多的好吧,说不准比你的私房钱还多。”
“咳,我可没什么私房钱”苏况心里始终都有一根线,一听到私房钱三个字立即就反驳了。
“那你上那给景祯赞助去”
“那不是还有你么,咱俩一起赞助儿子这不是很应该的么”
蒋秀霞听了丈夫的话,被噎着了
“不用,这几年过年的利是我都存着呢,还有你们平时给我的零花钱,加起来有好几千呢。”
苏景祯可不能让自家父母吵起来,赶紧的岔开话题。
“咦,儿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钱”苏况觉得有点奇怪了,这年头,几千块可不是少数目啊,很多家庭总共都没这么多钱呢。
“表舅有钱啊,他过年给的利是一般都是一张金牛”
“秀霞,要是你表哥以后有了孩子,我们也是这样给利是可那样的话,会很大一包啊,好难看的。”
苏况这时候脑子里面想的不是儿子的零花钱有多少了,而是将来要给红包别人的时候,应该给多少。
“你这笨牛,你不会预先兑换港纸啊,到时候一样是给张金牛不就完事了么,不会一大包的。”
蒋秀霞正往山下走呢,雨后的小泥路特别滑,只能一边小心翼翼的走着,头也不敢回的就大声给了丈夫答案。
苏景祯却在一边烦恼着,这几千块还真的不够,如果仅仅是想赚点零花钱,或者是在国内读书的话,这钱肯定够,但一想到以后是去美帝那边读书,自己想去的还是美帝的经济中心,那消费肯定高,生活费加上学费一年下来估计要好几万刀呢。
换成软妹币那可就是几十万了,这钱要是家里出的话,那压力就大了,要是父母这边生意出点小差错,估计自己在美帝就得断粮,所以苏景祯现在就得想办法把学费给赚了。
要是再过几年,自己或许可以怂恿父母开个网吧什么的店,但这种投入小收益大的生意现在开不了,不是没钱,而是没这样的条件,这年头网络只存在在各个科研单位或者大学里面,普通老百姓听都没听过这样的名词。
再说就算有网络,你上哪找适合学生玩的游戏命令与征服是95年的游戏,后续的也是最辉煌的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是96年10月份出的,另外一款风靡全球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是97年才出的,也就是说在94年根本就没有一款上手就能玩的游戏。
至于另外一种可以在电脑上玩儿的游戏ud更加不适合新手去玩,你让一群连打字都不会的人,怎么去适应ud里面那么多的输入命令
所以在94年,开网吧是一件根本不靠谱的事情,游戏厅还可以考虑一下,但开游戏厅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安全。
在铜关镇这样外来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开网吧也好,游戏厅也好,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外来人员来历复杂,而网吧与游戏厅又是非常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这可不是十年二十年以后,那时候上网什么的都需要身份凭证才能都上机,在九十年代,是个人就能进来上机,要是在里面打架、偷窃什么的,人跑了你追都没得追,所以苏景祯虽然知道游戏厅或许来钱快,但一直都没这个想法要去开一间。
倒腾国库券别说笑了,倒腾国库券的黄金时代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那会苏景祯才是个十岁的娃娃,就算把这事说出来,苏况俩口子会信就算信了,在那个投机倒把还是刑事罪的年代,你要俩口子去做这事,万一出了点啥问题,苏景祯估计会疯了的。
有时候啊,就算明知道有赚钱的机会,但自己没条件去实施,也是一种特别的烦恼,苏景祯就处于这样的烦恼里面,一边听着父母斗嘴,一边想着从那里多弄点资本。
第八章父母的寄望
在苏景祯烦恼怎么才能有更多的资本的时候,苏况俩口子也同样在烦恼一件事。
“阿况,我们存在表哥那里的钱到底够不够景祯的学费跟生活费的现在加工厂又没有了,等于半年没有了收入,万一明年工场重开的时候,我们拿不到太多的订单,那就入不敷出了。”
趁着苏景祯去洗澡的空档,蒋秀霞与苏况偷偷的在商量着。
苏况往卫生间那边瞄了一眼,这么远,儿子应该听不到自己说的话吧然后就小声的对妻子说道:“问题不大吧,现在在你表哥那里应该有十万多一点的美刀,在美国的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年也就大概五到六万,到了第二年就可以申请奖学金。
虽然说这本科的奖学金也没多少,但总能减免一部分的压力,有一年的空余时间给我们,怎么也能赚两万美刀吧
到了第三年,就只能见步行步了,现在社会变迁得那么快,我也不好说到那时候还和现在是一样的”
蒋秀霞对比了一下两年前的情况跟现在的情况,不得不承认自己丈夫说的有点道理,社会变化太大、太快,现在真不好说两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出国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对于苏况这代人来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诱惑,但经历得多了,苏况与蒋秀霞也逐渐熄灭了这种想法,到了改开之后,夫妻俩就把这种情怀寄托在了苏景祯的身上,所以当表哥的提议一说出来,夫妻俩立即就把俩人的一切心血都扑在了这上面,为了儿子的将来,夫妻俩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同样的,苏景祯这时在洗手间内,也在为着自己的将来打算着什么,他知道自家在表舅那里存有一些外汇,那是父母存下来给自己出国用的学费。
要不是自己提醒,或许父母会像重生前那样,将这些外汇兑换成软妹币,用购买原材料或者是增加自家小工厂的机器,但现在想要用这笔钱,苏景祯觉得很难说服父母。
小说推荐:《华娱调教师》《我还能苟[星际]》《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搞笑小说网】《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小燕文学】《朕能走到对岸吗》《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世子你别乱来》
追看书【zhui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富翁》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