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看书【zhui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寻宗》最新章节。
吴俊语说道:“曾经我在烛龙殿附近的屋子里边看到过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不要视图霸占这片地方,如果惊醒了我们,我们将会毁灭你们。”
显而易见,这句话当中的你们,就是吴立诚这样的外来者。
而我们则就是之前居住在古楼兰的居民。
从古代起,就有无数人来到罗布泊,其实都是为了寻找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可肯定,狮叔和刘景辉一定知道。
众人没有着急,而是在等待,等待狮叔他们先自乱阵脚。
既然吴俊语说出了蛇图腾,那就得说出一个模样。
此时,吴俊语娓娓道来,几人就静静的坐在茫茫的沙漠当中,等月亮,等狮叔露出破绽。
“其实,烛龙掌管着昼夜阴晴和四季变化,传说烛龙吹口气,秋渐为冬,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大雪纷飞。吸气时,冬则入春,草木碧莹,鸟语花香。烛龙存在的地方其实是比较冰冷的,传说他曾经看到过人世间悲惨的景象,心中有着巨大的愤懑。毅然决然的将头伸向了北方,张开他那巨大的嘴巴,一时间,十分壮观,口中的火焰仿佛像是要融化整个世界。没有多久,惠风和畅,天气温暖,鸟儿欢乐枝头,鱼儿水底游曳,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罗教授一时间懵逼了:“俊语,大家再说蛇图腾,你整这些没用的干啥啊!”
“哦,我说的就是就是蛇图腾啊!这咱们不把烛龙搞清楚了,怎么说其他的蛇啊!”
吴俊语继续说道:“其实烛龙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就是自然奇观,它是象火烛那样燃烧着的一条巨龙。燃烧时,浓烟蔽空、火光喷发、光照大地,使黑夜变成白昼,宛如天际长龙!第二种则就是蛇演变的,反正传说很多,具体归类于我觉得还是蛇演变的比较靠谱!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
小胖听到天门这两个字不由得眉头皱了一下,嘴里嘀咕:烛龙之眼,叩启天门。
不过这一句话,没有人听到。
吴立诚也想到,一句古诗词: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
过了几分钟,小胖说道:“我也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不过应当是这样。烛龙之眼,叩启天门。”
烛龙之眼,叩启天门!
有点意思,相传烛龙曾经就是睡在天门之侧,守护天门。
罗教授继续补充道:“郭璞曾经在《山海经图赞》:天缺西北,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
这烛龙莫说真的守护着一个惊天秘密,或者是惊天宝藏。
可众人眼下讨论的则是蛇图腾,因为对于烛龙来说,它的原型很有可能是蛇。
对于蛇的崇拜,绝对不仅限于某个民族和地区,而是特别常见的。
蛇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但人们对蛇崇拜,绝不仅限于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才有的个别现象。
古埃及认为蛇是大地之子,常用环绕宇宙的蛇形作为原初之蛇的象征。
而曾经在西藏的地底,吴立诚几人曾发现了亚特兰蒂斯人想要建造金字塔的遗迹,而对于埃及人来说,蛇的身份也是无比高贵的。法老的权杖之上也有着蛇的形象,胡夫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的额部雕刻着“库伯拉”圣蛇的浮雕。
而华夏民族对于蛇的崇拜,则是源远流长,家喻户晓的就是女娲伏羲的神话故事,如果剥去他们身上神秘的面纱,他们在远古人的心中则是巨大的蛇。
提起玛雅文明来说,羽蛇神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点,羽蛇神被描绘为一条长满羽毛的蛇形象。
传说,羽蛇神主宰着晨星、发明了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羽蛇神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是祭司们的保护神。
秦老三说道:“其实我研究符号学几十年,其实蛇也是一种符号。蛇的形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蛇崇拜不仅仅是崇拜,有的甚至都已经神话,其中的代表就是华夏文明的龙,和玛雅文明的羽蛇神。而且在中国,蛇乃是作为基干和主要原型,女娲伏羲的形象更加使得华夏人与蛇有了血亲关系,而这里正好恰当出现了烛龙形象,也算是一种机缘,一种传承。”
吴立诚听后说道:“如此说来,中西方文化是有着相同之处,尤其是在此地显示的淋漓尽致。”
吴俊语听闻后:“我觉得小胖说的对,烛龙之眼,叩启天门。”
只不过看,怎么去
天才一秒记住【追看书】地址:zhui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