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看书【zhui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寻宗》最新章节。
现在小胖彻底和众人联系不上,他也不知道众人身在何处?
他现在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神秘失踪?
这件事情若是放在一般人的身上,绝对会被吓个半死。
小胖可不会害怕,他是玄学传人,这事要是说出去了,还不让人笑话死。
小胖现在只是担忧,还谈不到害怕,毕竟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慢慢的那二十八盏古灯灯芯较之前比起来,好像是殷实了不少。
这是……
猛地一刹那,那古灯的火苗散发的亮光比之前十几倍有余。
小胖眉头一皱,没来得及等他思考,这青铜古灯就快速的转了起来。
转?
是的,那二十八盏青铜古灯的确是转动起来。
而且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快的好像是不受控制。
最后只留下道道残影,小胖长大嘴巴,这是什么情况?
这青铜器会动,而且是自己动!
小胖怀疑是不是自己看花眼了,
揉了揉揉眼睛,结果发现自己没有看错,那青铜古灯的确在动。
“我的个老天呢,我这是看见了什么?”
没等小胖说完,
另外一个劲爆的场景再次钻入了小胖的视线。
那二十八盏古灯开始渐渐的收缩,到最后形成一个几米大的圆形区域。
就在这圆形区域当中,
似乎有着一个人,小胖应当没有看错,那其中的确好像是一个人。
不过那人,不是真人,而像是一个青铜人,小胖终于看清了,只不过那青铜人是“纵目”。
小胖快速的想到,自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两件青铜纵目面具。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
不过现在青铜人像可不是面具,而是一个人像,
此刻正被二十八盏古灯所围绕。
“难道爷爷说的人神至尊是真的?”
小胖望着这个超现实的青铜人像造型,差点因为人像的气势,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这个青铜人像威风八方,静谧肃静的矗立在原地。
随着一阵耀眼的金光,那纵目人青铜像竟然离奇的消失了。
与之消失的不仅是青铜人像,还有那二十八盏明灯。
……
消失了?
小胖像是刚才做了一个神奇的梦,可他知道自己看的没有错。
那青铜人像到底去哪里了呢?
小胖开始回想,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即为“其目纵”。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还有一个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烛龙,其形象特征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
之前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面具的造像依据很可能与古史所记述的蚕丛和烛龙的形像都有关。
可这次他看到的不是面具,而是青铜人像啊!他记起自己曾经和爷爷在青城山,有位老道士和爷爷交流的时候,无意说的一席话。蜀之先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还有一个名为烛龙或烛阴的大神。烛龙与蚕丛都是蜀人原始宗教中的尊神。烛龙是开辟神话中的天神,蚕丛是祖先崇拜中的祖宗神。蜀人的天神烛龙和祖神蚕丛都是以“纵目”而闻名,蜀人的族名“蜀”又是以目大而著称。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正是三星堆器物坑出土的“纵目”“凸目”“大目”等各类铜像饰。另外在三星堆遗址中,还发现了古城墙,兼有堤防、防御、营建宫室与祭祀神坛等多重功能;信奉以天神、祖灵、神树为中心的“泛萨满教”,以青铜尊、罍和玉石璋、璧、琮为祭器,有政教合一的君主或大祭司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古蜀族由蒙昧状态走向文明高峰的实物见证,也使古蜀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绚烂的瑰宝。
虽然很多内容被遗忘了,可小胖忘不了这句话——蜀人的天神烛龙和祖神蚕丛都是以“纵目”而闻名,蜀人的族名“蜀”又是以目大而著称。
而且曾经在罗布泊的地底空间当中也曾出现了烛龙之眼。
这一切也许是巧合,也许不是。
小胖仔细的回忆,总感觉自己曾经在哪里看到过和这个青铜人像差不多的一个青铜像。
……
思考良久过后,
天才一秒记住【追看书】地址:zhui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