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转载请注明来源:追看书zhuikanshu.com
又是京城郊外的码头,这里仍然很热闹,虽是秋日,日头高高照着,着实有些燥热,码头上的苦力们却顾不上休息,满头大汗,他们也只是随手撩起脖子上已经黑的不成样子的布巾随手一擦,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哗啦哗啦”的水声传来,瞅着空档休息的苦力们立刻都站了起来,往码头边上跑去,这是又来了船,生意上门了。
这是一艘货船,船身吃水很深,显而易见的,船上的货物很多。
苦力们立刻就高兴起来,货物多也意味着他们赚的钱也多。
为首的苦力们立刻就赶上去拉客,同时也要防备着同行们抢生意。
苦力们虽然着急,却井然有序,并没有一拥而上,这是他们吃到过苦头,得到了教训,方才有了自觉,这种态度自然叫客商们十分满意。
避开与苦力头子们讨价还价的人群,贾蔷站在一边,看着随身带来的仆从装模样的与那些苦力来回牵扯,终于商定了一个互相都满意的价格,这才叫人将他们从济宁带回来的货物搬下去。
贾蔷也跟在后头,这个码头并非是他第一次来,上一次来的时候,虽然满心踌躇,心中却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底气也没那么足。
这一回却完全不一样,同样的地方,他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态。
这一回,他终于有底气踏入这个满是繁华富贵的京都。
贾蔷低下头,低调的钻进马车当中,任由身边带着的随从跟那些苦力打交道,因此他并没注意到其中有一个年轻的苦力十分诧异的看着他。
“咋啦?看什么呢,还不赶紧干活!你可别趁机偷懒啊,要是被头发现了可是要扣钱的。”
年轻的苦力身边的一位前辈见他有些怔愣,忙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好言提醒。
年轻人赶紧笑笑,谢了一句,随即便忙不跌的低头干活,不过他心中却有些疑惑,他认人的功夫不浅,那位公子前不久他好像才见过,那正是他第一天来这里干活,因此记忆颇深。
他记得那位年轻的公子好像是富贵人家出身,当时他身边的一个前辈为了卖弄见识,还给他解释了几句,他方才清楚虽都是有权有势,然而商人跟权贵人家却是极容易分别出来的。
商人一向备受轻贱,虽有钱,却让人看不起,纵有万贯家财,有些东西却是他们碰不得沾不得的。
那位公子身上的穿着打扮一看便知不是商人家庭出身,既然是权贵人家,为何却突然混上了这一船满是商人的货船呢?
年轻的苦力疑惑着,不过很快繁重的工就让他抛弃了疑惑,顾不上心中的那点子想法了。
如果两人日后不再碰面,想来这年轻人更快便会将自己的这点子疑惑抛诸脑后,再不提起,不过世事无常,便是贾蔷也想不到他来这码头前后隔了数月,竟还有人记得他,进而给他带来了麻烦。
不过这是后话了,而现在,贾蔷并不知道未来之事,他正靠坐在榻上,把玩着手里的一个小印章。
这是那天他带着人去古墓中取出来的,当时,他跟冯周彦下墓去取兖州鼎的时候碰到一伙盗墓贼不长眼睛,想要趁火打劫,黑吃黑,却被冯周彦带人反拿下了。
为了保住性命,其中的一个盗墓贼叫破了一个秘密,说是他们手中有一个古墓的消息,那墓里藏有一块玺,价值千金。
贾蔷听了很好奇,便留下了他,进而带着他前去那古墓寻宝。
他们踏入墓室之后因为有地图在,虽有些波折,却也一路顺风,直到踏入主墓室,他觉得心中不安,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而那个盗墓贼并没有将他的紧张当回事,仍然笑嘻嘻的准备开棺,记忆就停留在这一刻。
然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再回过来神,他正骑在马上,与同去的那些人一块往回走。
当时他万分惊讶,可同去的那些人完全不理解他心中的惊骇,随从递上他们从墓室中寻得的宝物,那的确是一块玺,不过却无关紧要。
前朝末代皇帝昏庸暴虐,施政不当,又加上天灾人祸,以至于天下烽烟四起,起义军不断,各路人马争抢着那个宝座。
当时,有的反王为了证明自己受命于天,便请人做了玺,好像他们有了此物就能够证明自己的确是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一般,不过这只是他们的自以为是。
有一就有二,哪怕有些人并不将这些玺当回事,但是既然对手做了,他们自然也要跟着做。
前朝末年,烽火狼烟不断,这种残酷的环境,也如大浪淘沙一般将那些起义的反王们一个一个淘汰下去,最后,终于决出了真正的天命之子,也就是今朝的太祖。
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反王穷途末路,连自己的性命都快保不住了,哪里还会在乎一块玺呢?
因此这些玺便被散落各地,不知所踪了。
那墓里藏着的玺便是其中的一块,这种连皇位都没有登上的反王自然是没有任何天命加身的,他们造出来的玺自然也没什么价值。
这种玺拿出来献给皇帝,除了让皇帝拿来炫耀祖先的功绩并无多大的用。
贾蔷所预想的将这玺充兖州鼎的锦上添花的计划自然也无从说起了。
虽然兖州鼎是主体,他需要的玺只能做陪衬,万万不能抢了风头,然而能够拿来做兖州鼎的陪衬也是有要求的。
这种玺自然不够格。
不过这东西留着也无用,更何况玺这东西平常人家留着,不过是徒惹祸端罢了,因此,贾蔷想了想,便将这玺跟兖州鼎放在一块,送入京城了。
好在那玺所用的乃是上品,倒也不失为一件宝物,献给皇帝,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而连同那块玺一块带出古墓的便是这方小印章,这是上好的所刻而成,而这方印章不但用料是上等,出自于名家之手,乃是前朝一位极为有名的书法大家的品。
那位书法大家不但书法出众,更是一位极为有名的儒家大师,不然学问出色,人品也出众,而他本人对自己的品要求甚严,出手的无一不是精品,当然这也意味着他的品数量有限。
有这个加成,这方印章的身价就立刻上了去,便是两位老先生也对这方印章极为稀罕。
见他二人喜欢,贾蔷自然提出要将这印章送给他们,不过两位老先生再怎么稀罕这东西,到底还是觉得这是从人家墓里拿出来的,算是偷盗了他人的陪葬品,实在是有失阴德,因此,忍痛拒绝了。
而冯周彦是个不通风雅的粗汉,这印章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值钱二字罢了,要真说起稀罕,还不如一坛上好的陈酿呢。
因此的印章便落入了贾蔷的手中。
不过贾蔷看中这方印章,并非是它本身蕴含的价值,而是因为塔与那玺是一同从那个古怪的墓穴中带出来的东西。
而且最为奇怪的是他当初为什么选择要将这块印章带出来?
明明当初下墓的时候他本打算只将玺拿出来,其余的东西是分毫不打算动的。
可最后他偏偏将这印章带了出来。
而最重要的是那天在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平白无故的丢失了一段记忆,任谁也是无法坦然接受的。
更让贾蔷觉得古怪的是这件事他不能多想,明明最开始他对在墓里的事一无所知,完全一片空白,而随着他们的讲述,贾蔷慢慢将事情的原委拼凑出来,随后这事情便仿佛有人刻入他脑海当中一样,他恍然间觉得自己似乎是真的经历了这件事情,那段空白的记忆好像只是一个荒唐的梦一样。
他越用力想,这事就在他脑海里刻得越深,最让他觉得惊悚的是他根本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直到拿到这个印章,他方才发现自己记忆中的矛盾之处。
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无息的改变他的记忆,如果没有这个印章,他是不是也会同那些跟他一起踏入墓中的人一样,被什么东西改变了记忆却全然无知,以为自己所经历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贾蔷万分疑惑,难道是什么心理暗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