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看书【zhui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普法,从古早文开始[快穿]》最新章节。
烈日炎炎,柏油马路蒸起一层热雾,空气中满是粘稠热意,两旁的绿化枝叶都显得蔫了吧唧、无精打采。撑着伞的行人步履匆匆,踩着滚烫地面,恨不能直接跳过蒸笼似的路途,瞬移到目的地。
一辆不起眼的面包车行在路中,韩兵开车,其余三个治安员坐在后排。因为不是出任务,他们皆是便装,并不引人注目。
车内冷气开得很足,与窗外濒临蒸发的世界截然相反。夏扶光坐在副驾驶,垂眸看了眼时间——16:13。
从这里开到a市的内河河段大约要一个半小时,而厉氏会在凌晨的港口接货,足够了。
“话说,夏小姐是怎么知道今天晚上运河口有问题的?我们在警署没有收到一点儿相关消息。”治安员们闲聊起来,王丛安随口问道。
他们都是韩兵最信任的队员,今天突然被韩队拽过来,说有临时任务要执行,还必须要保密,紧接着就让他们换了便装一同出发。待夏扶光上车后他们方知道目的地是哪里,至于其他的具体情况就更不晓得了。
韩兵打着方向盘转弯,话语一板一眼,“让你出来就老老实实做事,话那么多干什么?”
夏扶光笑笑,扭过头解释道:“之前在星空之顶偶然听到的,不过我也不能确定,所以就没让你们韩队声张,打算先去看看情况再说。麻烦你们了。”
她今日只化了淡妆,杏眸温和莹润,皮肤白皙。王丛安蓦地脸一红,忙补充道:“别误会,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就是很少执行这种……神秘的任务。”
夏扶光点点头,表示理解。
几个治安员继续闲聊起来,最近又办了什么奇葩案子、警署食堂哪个窗口打的饭最多、周末有球赛……
在一处路口转弯时,原本平稳行驶的车辆猛地一刹,夏扶光陡然失去平衡,下意识抓在车把手,又抬头去看车前的情况。
一个大概十五六岁的男生突然从路口边冲了出来,差点被前面的轿车撞上。前面的车急刹,韩兵反应极快地紧随其后拉刹车,追尾的事故这才得以避免。
“你他妈不看路啊!那么大个红灯看不见?”前面的司机探出窗口骂道。
男生却裹紧了身上的松垮的风衣,慢吞吞转过头。他眼神恍惚,瞳孔不正常地放大,脸颊微凹,透出病态的苍白,兀自呢喃:
“你有、药吗?糖也行,我不挑的!求求你……给我糖,我的糖全吃完了,冷,没有了,好饿……”
“我的糖吃完了,你的糖,卖给我啊……”
前面司机被他盯得一怵,“什么药?我看你有病是真的。”
他手中方向盘不停,嘴上也不骂了,赶忙绕开这举止诡异的男生。
天热得要死,这人还穿个大风衣,说话颠倒,肯定是个精神病!被缠上就倒霉了。
男生继续用缓慢的速度过马路,似乎看不见前面的红灯,也听不见周遭的车喇叭。
他的脖子也缩在风衣中,炽热的阳光直晒在脸上,他却打了个冷颤,然后抱紧了自己的双臂,不时隔着衣袖在胳膊挠痒。
路过的行人见此目露嫌弃,远远绕开他。
“韩队?”刚才还在嘻嘻哈哈的王丛安却坐直了身子,紧紧盯着窗外那个少年。
“嗯,看着像。”韩兵道,随后将车停在路边。
“你在车上稍等一下,我们下去查看情况,很快。”他又对夏扶光道。
“好。”
夏扶光看他们下车拦下了那个男生,交谈了几句。韩兵随即联系了这里最近的巡逻员,把男生带走了。
那少年临走前回了一次头,朝这里望过来。
眼中是茫然的空。
“操,才十五岁。”治安员没忍住爆了句粗口。
韩兵沉默地开车。
“不知道是怎么沾上那东西的,爸妈也不管?”另一个治安员唏嘘道。
夏扶光有所察觉,开口问他们:“那个孩子是……吸|毒了?”
“差不多,那群卖毒的杂种现在学精了,都用药的名头做伪装。”王丛安向夏扶光具体解释道,“他说的糖,就是纯度低一点的小白丸、小白片,主要是用曲|马多做的,是医院用来镇痛的精神处方药。然后是小红丸,这种药都是拿吗|啡、杜|冷丁做原料,公国严厉管制,都是癌症肿瘤病人才能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普通人要是吃多了,眼一闭就直接过去了。”
非出于医疗目的,非法贩卖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同样属于贩卖毒|品罪。
窗外的阳光依旧热烈浑厚,人来人往。
王丛安的手滑到烟盒,意识到车里还有女生,又放下烟盒,纳闷道:“加上今天的,最近咱们市已经发现三起了。我真是不明白,这种处方药都是严格定量的,医药系统用的是区块链,如果医院真有人搞鬼马上就能查出来。那些药到底是怎么流出来的?”
“郡级警署很重视,已经下派郡警署的刑侦卫队介入了,但愿他们快点有结果。”韩兵道。
十五岁的孩子,星期三下午本来会在坐在教室,在演草纸计算练习题,抑或托着下巴打瞌睡,不时悄悄瞄一眼斜前方那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子。
课表贴在桌角,一会儿是物理课,课代表将教学用的电路板放在讲桌。
他原本不该在这里。
*
a市的内河港口离公国最大的运河主航道很近,更具优势的是它鲜少受枯水期影响,主要用来运输能源和煤矿,是公国南部排名前几的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超过了1000万吨。
厉氏作为本地优秀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与基础设施,建设了规模庞大的智能卸车机房,助力a市运河港口申报全国示范港口。
与之相应的,厉氏集团的货物运输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与优惠。
凌晨一点半,港口。
河岸偶尔吹来几丝微风,空气比市区的更加潮湿胶着。在这样的闷热夜晚,连圆月也显得肥胖而油腻。
装卸集装箱的机车仍在工作,偌大的装卸广场灯光密集而明亮,河岸的蛙鸣伴随机械运作的声音,井然有序。
有这样光明正大的主要口岸,厉氏不走,反而选了一处偏僻晦暗的狭窄口岸。
若不是王丛安眼尖,恐怕就要被忽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