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了雨,四月的深夜带着冷意。
但是方贺清内心有一股强烈的火热,直到今天,直到她和吴家人彻底撕破脸,她才真正感觉到了重生。
不仅仅是因为她有了一笔丰厚的原始资金,还因为她今天终于反抗了吴家人!
县城里方贺清没有落脚地,而如果现在走过村里去,不仅山路危险,明天一早也未必赶得及回来。
正在方贺清走回派出所打算在这里蹲一晚上时,就见夜色里匆匆地走来两个人。
“南希!”
那两人喊。方贺清也不知道喊谁,直到对方走到派出所门口,方贺清才认出来那是县城一中的刘老师和胡老师。
“刘老师胡老师,你们怎么来了?”方贺清惊喜地跑过去。
“哎呀南希,我们听王主任说了你的事了。你也真是的,怎么不跟我们直说呢?”
“对啊。早知道你这么困难,我们一定想办法帮助你!”
“你那个大嫂太过分了,听说你老公今天还打你了,怎么样?你没事吧?”
刘老师和胡老师都是五六十岁的老教师,两人围着方贺清,你一句我一句地抱怨着她的家人,检查她的脸,帮她捋头发。
方贺清顿时有些无措。
她这人有个这个缺点,平时被人磋磨惯了,别人骂她打她,她都能麻木着一张脸默默承受,不动如山。
可若是有人来关心她、疼惜她一句半句,她却会立刻没出息地红眼睛、流眼泪。
可她又不是个爱在人前显弱的性格,便只埋着头不说话。
“你怎么了南希?怎么埋着头,是哪儿不舒服吗?”刘老师急切地问道,“你男人打你哪里了?走,我们带你去找妇女主任,去给你评理!”
“对!公安局都是男人的地方,咱们女人的事,还是要女人做主!”胡老师也义愤填膺地说道。
两人拉着方贺清就要去找人,方贺清这才摇摇头,“没、我没事。谢谢你们。”
她抬起头,鼻涕混着眼里,窘迫地笑着道:“我真没事。明天我还得好好翻译呢,赚了钱,我才能带我女儿回家。”
……
两位老教师沉默半晌,最后刘老师道:“走,跟我们回宿舍休息。”
方贺清觉得很麻烦两位老师,刚想开口,就被胡老师拉着道:“啥都别说了,难道你这会儿还要走回你们村子里面吗?还是你打算在这里蹲一晚上?晚上这么冷,要是感冒了,你明天咋个翻译?”
方贺清什么话都说不出了,最后跟着两位老师回到了县城一中的宿舍。
珠珠说得对,她真的得走出来。
过去的那些人,吴家的人,村里的人,镇上那些人。如果方贺清永远只跟那些人接触,那就是跟螃蟹桶里的螃蟹一样,一辈子也别想爬出去。
她得勇敢地抛弃那些人。
就像抛弃她的上辈子,她的前半生那样。
只有这样,她才会有全新的人生啊!
-
后面两天的翻译简直顺风顺水。
结束接待的当天下午,方贺清被王主任叫到学校办公室。
“按照道理,这个钱要由地方财政拨款,需要走一个流程,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放下来。”王主任说道。
方贺清听到这话,脸色有些不安。
一个月?那她这一个月怎么办?吴水龙吴水凤兄弟可能已经回村里的,他们肯定不会给她好日子过。
如果再没有钱,秀儿和妈那里可怎么办?秀儿会不会被送回去?
这笔钱,是方贺清翻身的资本啊……
随即王主任又道:“但是介于你的情况,军区领导也打过招呼。这笔钱,我们学校先垫付给你,你在这里签个字就行了。”
方贺清喜不自胜,连忙鞠躬个不停:“感谢主任!感谢领导!”
王主任看着她这样,到嘴边的话又没有说出来。
昨天刘老师和胡老师来找他,跟他极力推荐说让方贺清留下来当学校的英语老师。但是王主任这两天考察了一下,他觉得方贺清这个人有点古怪。
怎么个古怪法他说不大出来……就好比如说,她一会儿一个样子。
比如在做翻译的时候,那的确是胸有成竹,才情洋溢,这样的人留在学校里当老师当然是非常优秀的。
可下来后,方贺清又有些唯唯诺诺,十足的没有太多见识的农村妇女。
他并不是看不起农村妇女,相反,这次为了给方贺清争取翻译的机会以及提前给她结款这个事,他也是顶着相当大的压力。
但如果要是说进学校当老师,毕竟要慎重。
所以王主任还是没有跟方贺清提这个事。
只不过在方贺清拿着钱欢天喜地要出门的时候,王主任又喊住了她。
“方同志,你……以后要是有啥子需要,可以到县大队去找妇女办的同志。有困难,找组织,不要做傻事。”
“谢谢王主任,我晓得了。”
方贺清又给王主任鞠了个躬,感激地去了。
出了县城一中的大门,方贺清兜里揣着三十块巨款,整个人都是飘的。
三十元啊!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吴水凤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三十呢!
按照大致的算法,这三十块差不多相当于后来的三千块。虽说三千块在后来也不怎么之前,但在这个年代的物价很低,猪肉都才八毛钱一斤……
方贺清脑子转得不够快,她暂时还没想好这三十块怎么用,打算回头跟珠珠商量一下。
不过眼下,方贺清自然是要先用这钱来买一些急需的日用品。
方贺清怀揣着三十块钱,心情雀跃地地回了村。她没有急着回吴家,而是回到娘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娘吴秀华。
当时是一大早,爹和老大方伦武已经去地里干活儿,吴秀华带着五岁的秀儿在炤台间忙碌。
听到方贺清赚了三十块钱的时候,吴秀华的脸上都露出了怀疑的神情。
“大妞,你是不是发烧了啊?”吴秀华以为方贺清被吴家欺负的脑子生病了,疯了。
方贺清兴奋地很,跟她大致说了这三天的事情,把包里的钱拿出来给她看。
头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吴秀华碰都不敢碰。
方贺清让她赶紧去把家里的票拿出来,她要去供销社买东西。
现在是合作经济,城里百货商店也开始出现了,人们也不一定非要去供销社买。可百货商店里的东西毕竟贵,而且供销社是这个时代老百姓们心中神一样的存在,那花花绿绿、琳琅满目、溢满香气的商品,给年幼的方贺清贫瘠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带来了巨大慰藉。
“你去买两包白糖,一包红糖。白糖送给那两位女老师,红糖送给那个主任。”
吴秀华听了方贺清讲了这几天的事,把粮票给她,一边嘱托她:“不要让人家觉得我们农村人不懂感恩,不会办事。”
“妈,我懂得起。”方贺清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
方贺清拿了五块钱出来,把剩下的二十五块钱交给吴秀华。吴秀华也没说什么,“你放心,这钱我给你收着,任何人不得动你的。等你从县城回来,再好好想一下怎么用。”
这两天虽然方贺清和吴水龙张丽华都没有回来,但是他们的事在县城闹得那么大,三村村长孙宝华又是个大喇叭,两天时间八个大队的人都晓得完了。
吴秀华心疼自己女子,但自己一家人没本事,也挺不起腰杆说硬话。但如今有了这笔钱,他们可以好好筹划一下,说不定就可以翻身了。
方贺清拿着五块钱和票很快就到了县城,正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她先是去供销社换了两包白糖,一包红糖,送去县城一中后,又返回来,给自家老娘买了一包白糖、一斤肉、一匹布。
要说家里上一次吃白糖,还是方贺清小的时候了。那时候还没有上山下乡,方贺清的父亲方为民和吴秀华都在新疆军工厂里,吃的是国家饭。
后来上山下乡,十年变革,家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别说白糖,肉了,饭都吃不饱,就连衣服一家人都要换着穿出门。
此刻,漆黑的木头小桌上放着一个破了的瓷碗,里面三个白面锅盔,和一盘青椒炒肉。
方贺清怀里抱着秀儿喂她,一边问:“好吃吗?”
秀儿点点头,突然伸出一根手指,“妈,你尝尝!”
方贺清看着小姑娘的手指,“是什么?”
“是白糖!刚刚外婆给我的!”秀儿兴奋地说道:“妈,我从来没吃过白糖,太甜了!”
吴水凤家里,是不缺白糖的。纵然如此,方贺清出嫁那年,所得的彩礼也不过是半袋米。当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方家嫁女,嫁的还是干部,村里人都来吃饭。吴秀华匆忙把吴水凤带来的米下进锅里,才发现那米里掺杂着石头和麦子壳。吴秀华气的捶胸顿足,却也只能捞起米来重新筛一遍……
方贺清紧紧搂着怀里骨瘦嶙峋的女儿,轻声道:“乖,以后天天都能吃着。”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开局成为柔弱虫母》《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万亿军火之王》《仙工开物》《人渣反派自救系统》《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雪霁春明》《沧澜道》
追看书【zhui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八零之我的骂人嘴替》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